一、基础条件
1. 国籍与政治要求:
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,拥护宪法及社会主义制度,政治素质良好,品德端正。
2. 身体与心理素质:
具备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、心理素质及职业能力。
3. 居住证要求(非沪籍往届生):
外省市户籍非应届毕业生需持有上海市居住证(有效期内)满1年以上,截止时刻为2025年12月31日。
二、学历与年龄要求
1. 学历门槛:
最低学历:专科(仅限部分基层岗位,如社区服务窗口岗);
主流要求:本科及以上学历(占比超80%的市属管理岗、教师岗等);
独特岗位:研究生学历(如科研机构、数据研究岗)。
非全日制学历(自考、成考、网教等)可报考,需提供学信网可查的 。
2. 年龄限制:
管理/技术岗:一般不超过35周岁;
博士或高质量职称:可放宽至40周岁;
医护、技能岗等独特岗位:上限45周岁。
三、户籍与身份认定
1. 应届生身份:
2025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可直接报考;
2024-2025届毕业生:若毕业2年内未落实编制内职业,可按应届生身份报考;
留学回国人员参照执行。
2. 非应届生:
非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毕业生(自考、成考等)均视为非应届生。
3. 独特情况:
有职业经历的应届生(如先职业后读研),可选择以应届生身份报考,或以非应届生身份报考要求职业经历的岗位(二选一)。
四、报名注意事项
1. 报名渠道:
仅支持“随申办市民云APP”报名(搜索“事业单位集中公开招聘”),不支持网页端、微信或支付宝小程序。
2. 诚信承诺:
实行告知承诺制,需对填报信息及照片诚实性负责,造假将取消资格并追究责任。
3. 限报制度:
每人限报1个岗位,报考后不可更改(笔试确认阶段仅能调整“参加/放弃”情形)。
4. 材料要求:
需上传清晰免冠证件照(100KB下面内容),提前维护个人报名信息模板(2月14日起开放)。
五、其他关键说明
考试科目:笔试为《职业能力倾向测验》(90分钟)和《综合应用能力》(120分钟),均用综合管理类(A类)试卷。
优先录用群体:
有上海基层服务经历(如“三支一扶”、社区职业者)可加分;
紧缺专业人才(AI、集成电路、生物医药等);
持专业证书者(如法律职业资格证、CPA等)。
回避规定:不得报考与单位领导存在夫妻、血亲等关系的岗位。
拓展资料:报考需满足国籍、政治素质、学历年龄等硬性条件,非沪籍往届生需提前办理居住证。建议提前核对岗位表(附件《招聘简章》),确保专业、职业经历等匹配。报名已截止(2月17日-21日),后续关注面试及递补通知。政策咨询可拨打12333或各区人社局电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