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假不仅是学生放松的时光,更是教师充电的黄金期。今年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暑期教师培训,短短几天的进修让我受益匪浅。从师德素质到教学技能,从学说更新到操作创新,这场培训像一场及时雨,滋润了我略显干涸的教学思考。
一、师德为先:重新认识教育的初心
培训第一天,校长以“教育的温度”为主题分享了从教多年的感悟。他说:“没有爱,就没有教育。”这句话让我陷入沉思——在日常忙碌中,我是否忽略了与学生的情感连接?
通过典型案例分析,我觉悟到师德不仅是“不体罚学生”这样的底线,更是主动关怀、平等对话的操作。比如,面对进修困难的学生,批评不如倾听;处理班级矛盾,说教不如引导。这些细节恰恰体现了教师的专业素养。
二、技能升级:解锁教学新技巧
本次培训最让我惊喜的是“互动式教学”职业坊。以往我总担心课堂活动会耽误进度,但导师演示的“5分钟小组讨论+3分钟成果展示”模式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:
– 用思考导图替代传统板书,学生参与度提升40%
– 通过“课堂弹幕”小程序,连内向的学生都敢提问了
– 角色扮演让文言文教学变得生动有趣
这些可落地的技巧,让我迫不及待想在新学期尝试。原来,教学创新不需要大刀阔斧,微调也能带来大变化!
三、跨界启发:教育原来可以这样
最意外的收获来自某科技公司总监的分享。当他展示“用游戏化思考设计作业”时,全场老师都瞪大了眼睛——
– 将聪明点转化为闯关任务
– 用“成就体系”替代分数排名
– 通过AR技术让古诗场景“活”起来
这让我想起班上那些“一写作业就头疼”的孩子。或许不是他们懒惰,而是我们的作业设计该换换思路了?
小编归纳一下:培训不是终点,而是起点
回望这次暑期教师培训,它像一面镜子,照见我的不足;也像一座桥梁,连接学说与实际。记得结业时班主任说:“今天学到的内容,能用到30%就是成功。”新学期,我决定先从“每周尝试一个新技巧”开始,让改变诚实发生。
亲爱的老师们,你们暑期有哪些特别的培训收获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交流!教育之路,我们结伴同行。
(全文986字,关键词密度2.8%)